南充10岁男孩“打赏”游戏主播,一夜花掉阿姨三万多元

8月15日中午,李女士放下碗,打开手机免提,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和客服人员理论着。前两天,她10岁的儿子贾开心(化名)拿着大人手机里的钱打赏游戏主播,一个晚上就花掉了三万多元,她一直在寻找办法找回这笔钱……


微信图片_20180817104116.jpg

↑直播界面


8月12日这天晚上,贾开心俨然一个“散财童子”,拿着阿姨严女士的手机玩到了凌晨两点,并在爱奇艺软件上观看直播,疯狂打赏主播。据他介绍,自己喜欢看主播玩《迷你世界》,这样就可以在里面学到新的游戏技巧。


钱不见了?

早晨打开手机,“文教娱乐”消费了36000多元


严女士是李女士的朋友,8月12日这天,贾开心跟着家人一起,从南充到成都玩耍。当天贾开心在阿姨严女士家中不肯回家,抱着手机,玩得兴致勃勃。


“从车上开始他就一直在玩手机。”严女士回忆,在车上的时候,贾开心就用她的微信登陆了爱奇艺平台。“我还问过他看这些给不给钱,他说不给钱,我才放心把手机交给了他。”


当天晚上,严女士一直在书房看书,贾开心中途还跑过来,一脸好奇地询问自己丈夫的名字。“问完他又问我父亲的名字,我居然还把其中一个字写出来,担心他不知道怎么写。”严女士并不知道,贾开心已经完美绕过了密码。


一直到当天晚上11点,她看到这孩子仍在玩手机,便上前提醒,但碍于情面,不好收回手机。到了凌晨两点钟,上厕所的时候,她发现贾开心的手机屏幕还发着光,这才上前制止,让他去睡觉。


8月13日上午8点,严女士拿出了手机看新闻,却看到手机短信增加了几条,一看短信内容就慌了。“上面显示‘你正在修改支付密码,验证码是***’。” 严女士赶紧点开了支付软件的消费账单,发现最新消费内容全是充值“奇豆”,刷了一屏都没有刷完。


据她介绍,这项支出共计36000多元,随后她打开了手机软件,账单上显示,其中单笔最贵的消费是“充值1000000奇豆”,共花费了一万元。


在询问贾开心之后,她才恍然大悟,是贾开心用手机看直播,并在上面打赏了主播。根据账单显示,在当天凌晨2:27分,她的手机还消费了648元。


“直到我们告诉他钱花光了,他还认为只用了一点点。”严女士说,当她询问贾开心知不知道这些钱意味着什么时,贾开心只是保持沉默,摇了摇头。


看着“文教娱乐”这个消费分类,她一脸苦笑,“不知道的肯定以为我多爱学习”。


微信图片_20180817104124.jpg

↑手机账单


一阵后怕……

低估了现在小学生的“实力”


成都商报记者打开严女士手机里的爱奇艺软件,在观看记录中,点开贾开心看过的一段直播视频,里面是一位美女主播,一边玩着游戏、一面聊着天,声音非常甜美。如果有人打赏,主播会在平台上面致谢,在屏幕的右侧可以看到有用户向主播打赏的记录。


这件事后,严女士也开始反省,“我对这些十岁的小学生能干出什么事还是没有一个概念。”严女士表示,自己的孩子才两岁多,总的说来还是低估了现在这些小孩子的“实力”。


事情发生后,贾开心已经被他的妈妈李女士接了回去。为了解决这件事,李女士已经三天没有去超市上班了。“一个月两千多的工资,他哪知道这些钱要挣好久。”李女士说,贾开心平时留守在南充老家,暑假的时候才把他从南充接到成都来玩一段时间,儿子这次的表现,让她觉得陌生又可怕。


一旁的贾开心倒是若无其事,他小声地告诉记者,自己平时喜欢玩“迷你世界”(游戏),主播在直播打游戏的时候可以教大家怎么玩耍。至于怎么破解支付密码,他表示只需要有验证码,安全提示时要用到爷爷的名字。


微信图片_20180817104128.jpg

↑手机账单


爱奇艺客服:正在积极处理此事


8月16日,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了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,在对情况进行了解之后,对方表示,平台已经和孩子家长进行了沟通,并着手处理这件事情。“现在需要有手机支付的凭证、小孩子的身份证明,另外就是证明这个是小孩子可以操作的证据。”客服人员表示,如果要申请退款,需要孩子家长提供以上材料。


当被问到以前是否有遇到过小孩子用家长手机打赏主播这种情况时,客服人员表示,这个“在各个平台都是有的”。


至于打赏的钱是给了爱奇艺公司还是主播,她也表示,“都是有的”。此外她介绍说,主播都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,在申请时都是有身份认证的。事情发生后,爱奇艺公司方面也和孩子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,正在积极处理这件事情。


律师说法:要证明孩子自己消费很关键


北京蓝鹏(成都)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认为,根据《民法总则》第十九条规定,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、追认,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。


此次事件中,孩子刚满十周岁,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而其打赏行为在本质属于赠与行为,打赏的金额三万多元,且不属于其个人财产,依法应当认定为与其年龄、智力不相适应的行为。若其监护人不予追认,则打赏行为无效,打赏的金额可以撤销。问题的关键是监护人或财产所有人能够证明打赏的行为是娃儿所为,否则就应该推定为有效法律行为,而不予退还。


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秀则表示,小孩子作为一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如果打赏金额比较大,是可以撤销的,但关键是要证明这属于未成年消费是很有难度的。同时他也表示,平台方在技术开发的时候应该适当限制这些孩子来使用。当然,要辨识是否是未成年在使用所需要的技术要求比较高,关键还是家长要意识到手机的重要性,妥善保管。

来源:成都商报

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

怎么就绕过了密码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来自手机

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

阿先 该用户已被删除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来自手机

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

小孩子都是高手,不仅游戏玩儿得6,送钱也厉害
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来自手机

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