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南充市] 南充城事记忆:百米解放街的前世今生

阳光斜射进这条老街,枝繁叶茂的榕树下光影斑驳,宽敞的街道上人来车往。街东,清澈的嘉陵江水默默流淌;街北,巍峨的解放纪念碑肃然挺立。南充市解放街,与新中国同成长,见证了这座城市70年沧桑巨变。


1.jpg

解放街名字的由来:南充解放第一站
解放街名字的由来有一段故事。
资料记载,清嘉庆年间,南充县城重建了一条主街,宽约8米、长约百米,名为“正南街”。抗战胜利后,易名“中正路”。

1949年12月9日晚,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中正路化装进城,直到嘉陵江中渡口。次日,南充宣布解放。1950年,中正路北一纪念碑改建为“南充市解放纪念碑”,中正路也更名为解放街。 现年75岁的鲜明见证了那一历史时刻。

“解放军是威武之师、仁义之师。”鲜明回忆,当时他只有5岁,家住紧邻嘉陵江的中河街,距当时的中正路不到百米。1949年12月9日晚,他没有听见枪声,次日中午,贪玩的他再一次来到热闹的中正路, 只见店铺门口到处都是解放军。

“他们穿着黄军装,背着铺盖卷,正坐在台阶上吃饭。”鲜明说,当时,有解放军叫他“小鬼”,还给他馒头吃。当时正值冬季,解放军战士仅穿着夹衣,入夜,地处江畔的中正路异常寒冷,但战士们全部睡在店铺门口。“一开始,大家都躲在家里。后来,见解放军纪律严明,对百姓秋毫无犯,一个个都出来了。”

“我跟解放军战士还同过桌。”现年76岁的王承基回忆,1952年,他在大北街小学上学,同学中,有很多解放军战士。他们跟孩子们坐在一起,学习汉字拼写、算术等。“同桌是一位30岁左右的女战士, 对我很好,学习也认真。大家相处非常和睦。”

南充城市的记忆:南充老城第一街
“当时的解放街就是市中心。”鲜明介绍,上世纪50年代初,南充老城以如今的西城为主,其中,解放街及周边几条街巷商贾云集,繁华一时。

“无论是房屋还是商业,解放街都是当时最好的。”鲜明回忆,新中国成立前,南充城绝大部分房屋均为穿斗结构的土坯房, 而解放街则有多处砖木结构“洋房”,其大门不似一般小店用的长木板拼凑而成,而是两扇带铜扣的朱漆大门,进门可见高高的柜台, 上面堆满绸缎、 布匹等。街中央有一戏院,时见“长袍马褂”出入其间。

在王承基的回忆里, 解放街则是一个好吃好玩的去处。“印象最深刻的是点街灯。”老人说,那时候,城里绝大部分地方没有电,满城就两辆长途汽车。白天,去西山坡看汽车是他和伙伴们最大的快乐。 一到晚上,解放街及周边则是最好的去处,因为那里灯火通明。“天刚黑, 就会有人点灯。”老人回忆,当时街面设有“洋油”路灯,四四方方,带盖。入夜,点灯人一手提着风雨灯,一手高举末端弯曲并嵌一点燃油纸的长杆,长杆入灯,街灯次第点燃,店铺前的三角灯也亮了,街上顿时热闹起来。

“那时候小吃特别多,抄手、河虾、锅盔、糖麻丸,叫卖声接连不断。”王承基最难忘的是买锅盔,“一个吃不完,可以先吃半个,第二天再去拿另一半。从没见谁因此拌过嘴。”

解放街的数次“变脸”:古稀老人见证沧桑巨变

“这几十年,变化太大,真是难以想象。”鲜明说,1971年,他进入人民银行解放街分理处工作。“银行办公楼有两层,在当时算是凤毛麟角。”老人回忆,进入上世纪70年代, 旧城改造、 新城建设加快,城市渐渐大了,楼房渐渐多了,解放街的黄泥灌浆碎石路变成了水泥路,单位配了代步工具———自行车, 第一座过江大桥———白塔大桥也建成了, 南充人依靠摆渡过江的历史一去不返。

上世纪80年代,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这条老街, 王承基家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。街头,“洋油”路灯不见踪影,汽车则越来越多, 他的孩子也不再以看灯看车为乐。

70年沧海桑田,解放街数次“变脸”,路宽从8米到20米,再到30米,两侧老房一建再建,高楼林立的小区里,“土著”居民渐渐稀少,更多的是外来客。

如今,鲜明和王承基已退休10余年,尽管居住地距解放街很远, 但他们仍时常过来走走看看。“这里装满了我们的儿时回忆。” 王承基曾在顺庆区委党校任教多年。2015年起,王承基开始创作长篇小说《老房子》,回忆老城和他的故事,其中有这样一句话:我是老城的孩子,长沟流月,白云苍狗,那座老城,永远是我心里最美的故乡。

来源:城事漫记

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